视神经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主要依据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色觉异常等典型症状,配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结果。
1、症状评估:典型表现为单眼突发视力下降,伴眼球转动痛。约90%患者存在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APD,75%出现色觉异常。视野检查可发现中心暗点或弓形缺损。
2、影像学检查:MRI是确诊关键,可见视神经增粗或强化。约50%患者脑部MRI显示无症状白质病变,需与多发性硬化鉴别。OCT可量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急性期增厚,慢性期变薄。
3、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延长超过115ms具有诊断价值,振幅降低反映轴索损伤程度。该检查敏感性达80%,可用于监测病情进展。
4、实验室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辅助判断。约30%患者需行水通道蛋白4抗体检测以排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体阳性者需按NMOSD规范治疗。
5、鉴别诊断:需排除缺血性视神经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中老年,无眼球疼痛;Leber病常见于青年男性,存在线粒体DNA突变。
患者确诊后需定期监测视力变化,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刺激。饮食需增加富含维生素B1、B12的食物如全谷物、深海鱼,适度进行眼球转动训练。病情稳定期可尝试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注意监测视力疲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