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长期吃药会不会得药物性肝炎

2025-05-20

382次浏览

长期服用药物确实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这与药物种类、剂量及个体代谢能力密切相关。

1、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炎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常见易损肝药物包括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物。肝脏作为代谢主要器官,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等病理变化。

2、高危人群与预警信号:

慢性病患者、老年人、酗酒者及合并病毒性肝炎者风险较高。早期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进展期可出现黄疸、肝区疼痛。部分患者仅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无明显症状更需警惕。

3、预防与监测措施:

需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建议每3-6个月检查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避免自行联用多种药物,中成药与西药混用需谨慎。用药期间出现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应立即就医。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深色蔬菜有助于肝脏修复。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可选用清蒸鱼、豆腐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代谢,严格戒酒。合并基础肝病患者建议每季度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用药前主动告知医生肝病史,优先选择肝毒性较小的替代药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