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做完肺结核筛查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5-24

232次浏览

肺结核筛查后需注意观察局部反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皮肤清洁、记录异常症状、按时复诊。筛查后可能出现短暂红肿或低热,多数属于正常免疫反应。

1、观察局部反应:

皮试筛查后48-72小时需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硬结或红肿。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的正常反应为局部轻微隆起,直径小于5毫米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直径超过15毫米的强阳性反应或水疱,可能提示结核感染风险,需及时就医评估。

2、避免剧烈活动:

筛查后24小时内应避免注射侧手臂提重物或剧烈运动。过度活动可能导致皮试药剂扩散影响结果判断,同时增加局部皮肤摩擦风险。建议选择宽松衣物减少对注射部位的压迫。

3、保持皮肤清洁:

注射部位可用清水轻柔冲洗,禁止用力揉搓、涂抹酒精或贴敷创可贴。皮肤破损可能增加继发感染概率,若出现化脓需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药膏。

4、记录异常症状:

筛查后一周内需监测体温及全身症状。少数人可能出现低热37.3-38℃、乏力等反应,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8.5℃需排查活动性结核。淋巴结肿大、夜间盗汗、持续咳嗽等典型症状更应警惕。

5、按时复诊:

皮试结果需由专业人员在72小时后测量判读,逾期未检查可能导致假阴性。阳性结果者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痰涂片等检查,密切接触者即使结果阴性也建议3个月后复查。

筛查后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鸡蛋、鱼肉等食物可辅助维持免疫功能。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筛查结果阳性不必过度焦虑,现代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率超过90%,但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疗程。日常注意与婴幼儿、老年人等易感人群保持适度隔离,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居所定期通风换气。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