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长期管理等方式改善症状。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多毛、痤疮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超重或肥胖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建议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体重减轻5%-10%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月经周期。
2、药物治疗:口服避孕药可调节月经周期并改善高雄激素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屈螺酮炔雌醇。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可改善糖代谢异常。抗雄激素药物螺内酯可用于治疗多毛症。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
3、促排卵治疗: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接受促排卵治疗。克罗米芬是首选药物,可刺激卵泡发育。来曲唑适用于克罗米芬抵抗患者。促性腺激素注射剂用于对口服药物无反应者。治疗期间需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排卵障碍患者,通过激光或电灼在卵巢表面打孔,降低雄激素水平。卵巢楔形切除术已较少应用。手术治疗效果通常持续6-12个月,可作为暂时性解决方案。
5、长期管理:该疾病需终身管理以预防远期并发症。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筛查代谢综合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生育后仍需关注月经情况,围绝经期可能再次出现症状加重。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建立均衡饮食模式,优先选择全谷物、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限制添加糖和饱和脂肪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证充足睡眠,管理压力水平。定期妇科和内分泌科随访,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虽然该疾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系统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维持正常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