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的医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储尿期和排尿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诊断下尿路功能障碍。检查项目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压力测定、肌电图检查、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等。
1、尿流率测定:患者排尿至专用设备中,仪器记录尿流速度和排尿量。尿流率降低可能提示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检查前需保持膀胱充盈状态,避免服用影响排尿的药物。
2、膀胱压力测定:经尿道插入测压导管,灌注生理盐水模拟储尿过程。检测膀胱充盈期感觉功能、顺应性及逼尿肌稳定性。逼尿肌过度活动可能引发尿频尿急,低顺应性膀胱常导致储尿困难。
3、尿道压力测定:使用环形传感器导管测量尿道各段闭合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降低可能提示压力性尿失禁,压力过高需排除尿道狭窄。检查中需配合咳嗽或valsalva动作评估控尿能力。
4、肌电图检查:体表电极记录盆底肌电活动,评估排尿时尿道括约肌协调性。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表现为排尿中断或费力,常见于神经系统病变患者。检查前需清洁局部皮肤减少干扰。
5、影像尿动力学:在X光或超声监视下进行灌注检查,同步观察下尿路解剖形态与功能。可明确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憩室等结构异常,检查需配合造影剂使用。
检查前3天需停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如M受体阻滞剂,检查后建议增加饮水量预防尿路感染。存在急性尿路感染、严重血尿或心功能不全者需暂缓检查。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尿频或轻微血尿,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根据检查结果可制定行为训练、药物治疗或手术方案,如抗胆碱能药物改善膀胱过度活动,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