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齿骨质增生是什么

2025-05-23

118次浏览

牙齿骨质增生是牙槽骨局部异常增厚的现象,可能由慢性炎症刺激、咬合创伤、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慢性炎症:

长期牙龈炎或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边缘代偿性增生。炎症反复刺激使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形成骨赘样突起,常见于磨牙区。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修整骨形态。

2、咬合创伤:

牙齿排列不齐或不良修复体造成异常咬合力,局部骨质通过增生适应机械刺激。表现为患牙周围骨密度增高,可能伴随牙齿松动。正畸调整咬合或修复体更换可缓解症状。

3、遗传倾向:

部分家族中存在骨代谢异常基因,导致成骨细胞过度活跃。这类增生往往呈多发性,可能伴随其他骨骼异常。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需定期影像学监测进展。

4、内分泌因素: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生长激素过剩会加速骨改建,引发全身性骨质增生。患者常伴有血钙升高、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需内分泌科协同治疗原发病。

5、系统性疾病:

如变形性骨炎、氟骨症等疾病可导致广泛性骨肥厚,口腔表现为牙槽骨表面凹凸不平。X线显示骨小梁结构紊乱,需结合全身检查确诊。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增生部位,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损伤。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骨量变化。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补钙,防止异常钙化。出现牙齿移位或疼痛时需及时就诊,由口腔外科评估是否需行骨修整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