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石是前列腺腺泡或导管内形成的钙化沉积物,主要由前列腺液中的无机盐沉积引起,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结石的形成可能与慢性炎症、尿液反流、代谢异常、腺管阻塞、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
1、慢性炎症:
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结石的主要诱因之一。炎症反复刺激会导致前列腺腺泡上皮细胞脱落,与分泌物结合形成核心,逐渐被钙盐包裹。患者可能伴随尿频、会阴部胀痛等症状,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2、尿液反流:
排尿时膀胱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导管,尿液中的结晶物质沉积后形成结石。这类结石多位于前列腺外周带,可能引起排尿中断或血尿,需通过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功能。
3、代谢异常:
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导致前列腺液中磷酸钙、碳酸钙等成分过饱和析出。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风险较高,结石质地较硬,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调节。
4、腺管阻塞:
前列腺增生或瘢痕收缩可能导致腺管狭窄,分泌物滞留后浓缩成石。这类结石常为多发小型颗粒,可能引发急性尿潴留,需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解除梗阻。
5、年龄增长:
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减退,腺液黏稠度增加,矿物质更易沉积。此类结石多为生理性改变,若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前列腺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排精,避免长时间骑车压迫会阴部。饮食上限制高钙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豆腐,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适度进行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前列腺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变化。出现排尿疼痛、血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