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可通过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丸等药物调理,主要适用于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状。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干姜、白术等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四肢不温。方中附子能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止呕,白术健脾燥湿。需注意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2、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含桂枝、白芍、炙甘草等成分,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针对脾胃虚寒兼气血不足者效果显著。典型适应症包括腹中隐痛、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糖尿病患者慎用含饴糖的经典方剂。
3、香砂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子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木香、砂仁,兼具健脾益气与行气化湿作用,适合脾胃虚寒伴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的患者。方中人参补气,白术健脾,茯苓利湿,陈皮理气,形成标本兼治的配伍。
4、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以黄芪、桂枝为主药,能益气温阳,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乏力自汗、食少便溏。黄芪补中益气,桂枝温通经脉,芍药缓急止痛,生姜散寒止呕,多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虚寒证。
5、理中丸:
理中丸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组成,是治疗脾胃虚寒的基础方剂,主治呕吐泄泻、畏寒肢冷。干姜温中散寒,人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温补脾胃之效。
脾胃虚寒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护,建议食用生姜、大枣、山药、糯米等温性食物,避免生冷瓜果及油腻之品。规律三餐、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脾胃负担,餐后适度散步可促进消化。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可用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辅助改善症状。若服药两周未见缓解或出现口干舌燥等化热表现,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