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突然出现贫血可能由铁需求量增加、叶酸缺乏、维生素B12不足、妊娠期血液稀释、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整、营养补充、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
1、铁需求增加:妊娠期血容量扩张及胎儿发育导致铁需求量激增,每日需铁量从18mg升至27mg。膳食中铁吸收率仅10%-15%,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不足时易引发缺铁性贫血。建议每周摄入2-3次动物血制品,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功能主治:1.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
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用药。
用法用量:1、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口服,育龄妇女从计划怀孕时起至怀孕后三个月末,一次0.4毫克,一日1次。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用药:一次0.4毫克,一日1次。
2、叶酸缺乏:胎儿神经管发育消耗大量叶酸,孕早期需求量从400μg增至600μg。绿叶蔬菜、豆类、全谷物摄入不足或烹饪过度破坏叶酸时,易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备孕期起每日补充400-800μg叶酸片剂,持续至哺乳期结束。
3、维生素B12不足:素食者或胃肠吸收障碍孕妇易缺乏维生素B12,影响红细胞成熟。发酵豆制品、蛋奶类食物摄入不足时,需每月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必要时肌注甲钴胺补充。
4、生理性稀释:妊娠期血浆容积增加50%,红细胞仅增加20%-30%,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降低。这种生理性贫血多出现于孕24周后,血红蛋白不低于100g/L时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即可。
5、慢性失血因素:孕前存在的痔疮出血、胃溃疡或寄生虫感染,在妊娠期可能加重贫血程度。便潜血试验阳性者需排查消化道出血,钩虫感染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驱虫治疗。
孕期贫血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应启动干预。膳食中增加牛肉、鸡肝、紫菜等高铁食物,配合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导致眩晕发作。出现心悸、气短等缺氧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重度贫血可能需静脉补铁或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