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粘连可通过热敷按摩、拉伸运动、局部艾灸、草药外敷、适度活动等方式缓解。肌肉粘连通常由运动损伤、长期劳损、炎症反应、术后恢复不良、血液循环不畅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疥疮及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1.用于疥疮疗前洗澡、擦干,将本品从颈以下涂搽全身皮肤,特别是皱折处、手足、指趾间、腋下和腹股沟;24小时后涂第2次,再隔48小时后洗澡将药物洗去,穿上干净衣服,更换床单;配偶及家中患者应同时治疗。1周后可重复1次。 2.用于止痒时,局部涂于患处,每日3次。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粘连组织。使用40-45℃热毛巾敷于患处15分钟,配合拇指指腹以环形手法按压粘连部位,每日重复2-3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损伤期禁用。
渐进式拉伸可改善肌肉弹性。针对粘连部位选择静态拉伸,如腘绳肌粘连时采用坐姿前屈动作,保持30秒后放松,每日3组。运动前后需进行5分钟低强度热身,避免暴力牵拉。
艾条悬灸能温通经络。选取阿是穴或邻近穴位,距离皮肤3厘米施灸10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高血压患者慎用,施灸后注意保暖避风,每周进行3次。
中药外敷有活血化瘀功效。取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各20克煎煮取汁,浸湿纱布外敷患处,覆盖保鲜膜保持30分钟。皮肤破损者禁用,过敏体质需先做斑贴试验。
功能性训练预防二次粘连。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进行3次,单次不超过40分钟。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出现疼痛立即停止。
日常可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配合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锻炼。睡眠时注意保持患处保暖,使用记忆棉枕头减轻肌肉压力。若保守治疗3周无改善或出现放射性疼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