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拔完大牙后的窟窿怎么治疗

2025-04-24

2141次浏览

拔完大牙后的窟窿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饮食调整、药物使用、创口保护、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拔牙创口通常由凝血块形成延迟、食物残渣刺激、细菌感染、干槽症、骨组织暴露等原因引起。

1、口腔清洁: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之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每日3-4次。刷牙时避开创面,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邻牙。牙缝刷或冲牙器需术后1周再使用,防止凝血块脱落。

2、饮食管理: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如牛奶、米汤,24小时后改为半流食如鸡蛋羹、土豆泥。避免辛辣、过热、坚硬食物刺激创面。推荐高蛋白饮食如鱼肉粥、豆腐脑促进愈合,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汁辅助胶原形成。

3、药物干预:

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可预防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者需使用氨甲环酸。切勿用阿司匹林以免影响凝血,抗生素使用不超过5天。

4、创口维护:

术后咬紧棉球30分钟形成凝血块,24小时内禁止吸吮、吐口水。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出血,打喷嚏时张口减压。出现剧烈疼痛伴腐臭需警惕干槽症,需牙医清创并填入碘仿纱条。

5、愈合监测:

术后7天拆线检查愈合情况,3个月后评估骨组织修复状态。影像学显示骨缺损大于5mm需考虑引导骨再生术,伴有邻牙倾斜时可选择种植修复或活动义齿。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吸烟饮酒,用非手术侧咀嚼减少创伤。愈合期可进行鼓腮练习促进血液循环,冷热交替敷面缓解肿胀。若出现持续渗血、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诊,正常愈合过程中窟窿会逐渐被肉芽组织和新生骨填充,完全修复需3-6个月时间。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