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压痛和关节僵硬。
1、局部疼痛
肌腱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疼痛通常出现在肌腱附着于骨骼的部位。疼痛可能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不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变得持续且剧烈。疼痛区域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刺痛感,尤其在重复使用受累肌腱后症状更为明显。
2、活动受限
肌腱炎会导致受累关节或肢体的活动范围受限。患者可能发现完成日常动作如握持物品、抬臂或行走时出现困难。活动受限通常与疼痛和肿胀相关,严重时可能影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活动受限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肿胀
受累肌腱周围可能出现明显肿胀,皮肤表面可能发红发热。肿胀程度与炎症严重性相关,轻微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饱满感,严重时可见明显隆起。肿胀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和冰敷可暂时缓解。持续肿胀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导致麻木或刺痛感。
4、压痛
肌腱炎患者在肌腱走行区域会出现明显压痛,轻触或按压时症状加剧。压痛点多位于肌腱与骨骼连接处,检查时可发现特定触发点。压痛程度从轻微敏感到剧烈疼痛不等,常作为诊断肌腱炎的重要体征。夜间或晨起时压痛可能更为明显。
5、关节僵硬
肌腱炎常伴随受累关节的僵硬感,尤其在长时间不活动后更为显著。晨僵是典型表现,患者醒来时感觉关节活动困难,需要缓慢活动后才能缓解。僵硬程度与炎症持续时间相关,慢性肌腱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关节活动障碍。适当热敷和轻柔拉伸有助于改善僵硬症状。
肌腱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受累部位,避免重复性动作和过度负荷。急性期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适度活动防止关节僵硬,但需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均衡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肌腱病变或肌腱断裂。康复锻炼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逐步恢复肌腱功能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