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延迟、饮食刺激、肥胖等因素引起。
质子泵抑制剂是首选药物,奥美拉唑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烧心症状。兰索拉唑作用时间更长,适合夜间反流患者。泮托拉唑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长期使用更安全。
铝碳酸镁可快速中和胃酸,形成保护膜覆盖食管黏膜。枸橼酸铋钾兼具中和胃酸和黏膜保护作用,适合轻度反流患者。这类药物宜在餐后1-2小时嚼服。
莫沙必利通过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改善反流,多潘立酮能加速胃排空。促动力药需饭前15-30分钟服用,与抑酸药联用效果更佳。
硫糖铝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康复新液含有多元醇成分促进黏膜修复。使用时应避免与抑酸药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
重度患者可采用PPI+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三联疗法。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适用于间歇性症状控制,但长期疗效不如PPI类药物。
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避免咖啡因和酸性食物,晚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时。超重患者应控制体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进行胃镜检查,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胃肠蠕动功能,但避免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