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原体类型、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复发概率及高危人群。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该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潜伏于神经节。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导致,分为HSV-1主要引起口唇疱疹和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两者均为DNA病毒,但属于不同亚科。
带状疱疹皮损沿单侧神经节支配区域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三叉神经区域。单纯疱疹皮损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周、鼻翼、外阴等部位,病灶呈簇集性小水疱,无特定神经分布规律。
带状疱疹典型表现为剧烈神经痛,皮损出现前2-3天可有灼热感或刺痛,水疱成簇伴周围红肿,可能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单纯疱疹以局部灼痒起病,迅速出现透明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疼痛程度较轻,病程约7-10天。
单纯疱疹病毒具有高复发率,HSV-1感染者约20%-40%会反复发作口唇疱疹,疲劳、日晒、月经等可诱发。带状疱疹通常终身只发作1次,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复发,但概率低于5%。
带状疱疹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免疫抑制患者或压力过大者,年龄增长导致细胞免疫力下降是主因。单纯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HSV-1主要通过唾液传播,HSV-2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预防带状疱疹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日常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单纯疱疹患者应避免接触皮损部位,发作期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两种疾病均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继发感染,出现大面积皮损或高热需及时就医。适度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规律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