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造影适用于明确下肢动脉病变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情况,具体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疑似急性动脉栓塞等。该检查可评估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瘤或血管畸形,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1、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肌肉疼痛、乏力或痉挛,休息后缓解,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缺血有关。动脉造影可明确狭窄部位及程度,指导血运重建治疗。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吸烟。
2、静息痛:下肢持续疼痛尤其在夜间加重,提示严重缺血。动脉造影可发现多节段闭塞,常伴随足部皮温降低、趾端发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扩张剂西洛他唑,必要时行血管旁路移植术。
3、下肢溃疡:足部或踝部难以愈合的溃疡,可能与慢性缺血有关。动脉造影可鉴别静脉性溃疡,评估侧支循环。治疗需清创联合血管成形术,辅以贝前列素钠改善微循环,日常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4、动脉搏动异常:股动脉、腘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消失,提示近端血管病变。动脉造影能定位闭塞段,可能发现血栓或血管钙化。急性栓塞需行取栓术,慢性狭窄可考虑支架植入。
5、疑似急性栓塞:突发下肢剧痛、苍白、无脉,需紧急造影明确栓塞部位。治疗包括导管溶栓尿激酶、取栓导管或Fogarty球囊取栓术,术后需抗凝治疗预防复发。
下肢动脉造影前需评估肾功能,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日常建议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步行训练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足部皮肤状况,避免外伤感染。出现下肢发凉、麻木或颜色改变时应及时复查血管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