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治雄性激素过少的药物

2025-04-20

215次浏览

雄性激素过少可通过睾酮替代疗法、促性腺激素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中药调理、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雄性激素缺乏通常由睾丸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疾病、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1、睾酮替代:外源性补充睾酮是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等注射制剂。凝胶或贴剂等透皮给药方式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适用于需长期治疗的中老年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红细胞压积。

2、促性腺疗法: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适用于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联合使用克罗米芬可促进内源性睾酮生成,对保留生育需求的青年患者更具优势。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6个月。

3、酶抑制剂:来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剂能阻断睾酮转化为雌激素,提高游离睾酮水平。这类药物特别适用于肥胖伴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改善体脂分布异常和性功能障碍。需注意可能引起的骨密度下降风险。

4、中药调理:淫羊藿、巴戟天等补肾壮阳中药具有类雄激素作用,能改善性欲减退和疲劳症状。复方制剂如右归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发挥作用,适合轻症患者或作为辅助治疗。疗程建议不少于12周。

5、生活干预:阻抗训练如深蹲、硬拉可刺激睾酮短期升高,每周3次3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效果显著。保证锌、维生素D摄入,牡蛎、牛肉、蛋黄等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激素水平。睡眠时长7-8小时可避免夜间睾酮分泌峰受损。

饮食方面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坚果摄入,限制酒精及精制糖。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间接提升睾酮生物利用度。长期治疗患者应每半年进行骨密度和血脂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