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隔山消的功效与作用 隔山消的功能主治

2025-02-17

2737次浏览

隔山消一般指白首乌(食材,草药)白首乌(学名:CynanchumbungeiDecne)属龙胆目;又名,白人参。古籍记载,白首乌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隔山消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隔山消的功效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出处】出自于《本草纲目》

【拼音名】GéShānXiāo

【英文名】RootofWilfordSwallowwort

【别名】隔山撬、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隔山消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nanchumwilfordii(Maxim.)Hemsl.[Cynanchumwilfordii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草质藤本。肉质根近纺锤形,长约10cm,径约2cm,灰褐色。茎被单列毛。叶对生;叶片薄纸质,卵形,长5-6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耳状心形,两面被微柔毛;基脉3-4条,放射状,侧脉4对。近伞房状聚伞兵花序半球形,有花15-20朵,花序梗被单列毛;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淡黄色,辐状,裂片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长柔毛;副花冠裂片近四方形,比合蕊柱短,先端截形,基部紧狭;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下垂,花柱细长柱状略突起。蓇葖果单生,披针形,长达12cm,直径约1cm。种子卵形,顶端具长约2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每拔800-1300m的山坡、山谷或灌木丛中、路边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或纺锤形,长10-20cm,直径1-4cm,微弯曲,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破裂处显黄白色木部。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带粉状。气微,味苦甜。

【化学成份】根中分离得到隔山消甙(wilfoside)C3N、C1N、C2N、C3G、C1G、C2G[1]、D1N、K1N、M1N、F1N、W1N、G1G[2]。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沙。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饮片性状:为类圆形薄片,边缘内卷。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显粉性,有放射状略突起的盘脉纹。周边黄褐色或浅黄色。质脆。无臭,味先微苦后略甜。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攀登;脾虚不运;脘腹胀满;仞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②治食积饱胀:隔山消一。打成粉子,用开水吞服,每天一次。(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③治胃气痛,年入未愈:隔山消二钱,万年荞一钱。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用开水吞一钱。(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④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两,鸡屎藤五钱。炖猪肉服。(《贵阳民间药草》)⑤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⑥治小儿痞块:隔山撬一两。煎水加白糖当茶喝,每日三、五次(《陕西中草药》)⑦治小儿疳疾,隔食,并能开胃健脾:隔山消、苦荞头、鸡屎藤、马蹄草、鱼鳅串、侧耳根。研末,加石柑子叶、鸡内金,蒸鸡子服。(《四川中药志》)⑧治食疟:隔山消(细末)五分,地牯牛三个(去头、脚,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贵阳民间药草》)⑨催乳:隔山撬一两。炖肉吃。(《陕西中草药》)

【各家论述】

1.《纲目》:主腹胀积滞。

2.《草木便方》:醋磨涂癣。

3.《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

4.《贵州民间方药集》:外用治疮毒、鱼口。

5.《陕西中草药》:滋阴养血,健脾顺气,镇静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胀,虚劳,肾虚腰痛,阳萎,小儿痞块,白带,乳汁不足。

6.《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肾炎水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7.《江西草药》:清热解毒,顺气止痢。

【摘录】《中华本草》

原形态编辑

白首乌是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1.牛皮消又名飞来鹤,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

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9cm;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cm,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cm直径约1cm。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2.戟叶牛皮消又名泰山何首乌、山东何首乌、地葫芦,大根牛皮消攀援性半灌木。具乳汁。

块根每株一般生3-4个,亦可多至5-6个,常连接成念珠状。茎纤细而韧,被微毛。叶对生;叶片戟形,长3-8cn,基部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被糙硬毛,以叶面较密;侧脉每边约6条。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花萼裂片披针形,基部内面腺体通常没有或少数;花冠辐状,白色或黄绿毛,裂片开放后反折,内面基部被微柔毛,副花冠裂片比合蕊柱长。

种子先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长约4cm。花期6-7月,果期7-10月。[1]

生境分布编辑

生于海拔35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灌丛中或路旁、墙边、河流及水沟边潮湿地。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岩石缝中。

分布华东、中南及河北、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山东、江苏、安徽定远有栽培。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2]

品种分类编辑

耳叶白首乌

根呈长圆柱形、长纺缍形、

白首乌

白首乌

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长10~20cm,有的可至50cm,直径1~4cm。

表面土黄色或淡黄色,残留棕色至棕黑色的栓皮,有明显横长皮孔,有的具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类白色,粉性,有鲜黄色成放射状排列孔点,气微,味微甘后苦。

隔山白首乌

根呈长纺缍形或圆柱形,长10~20cm,直径1~4cm。表面土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有栓皮剥落后的疤痕。断面不平坦,灰白色,微带粉性。有黄色放射状排列条纹。

戟叶白首乌

根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长3~7cm,直径1.5~4cm。表面类白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较平坦,灰白色,粉性。有稀疏黄色放射状排列条纹。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1]

功效滋补肝肾,强壮身体,养血补血,乌须黑发,收敛精气,生肌敛疮,润肠通便。

主治治久病虚弱,慢性风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神经衰弱,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老人便秘。[1]

性味归经《山东中药》:“味苦甘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肾二经。[1]

各家论述《山东中药》:为滋养、强壮、补血药,并能收敛精气,乌须黑发。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鲜的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老人便秘。

早春幼苗未萌发前,或11月采收,以早春采收最好。采收时,不要损伤块根。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和须根,晒干,或切片晒干。

白首乌可以加工成白首乌粉。白首乌粉,以首乌块根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去杂、粉碎、过筛、粉乳沉淀、分离、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产品呈粉状,洁白带光泽。[1]

功效滋补强壮,养血补血,乌须黑发,收敛精气,生肌敛疮,润肠通便。[1]

主治治久病虚弱,慢性风痹,腰膝酸软,贫血,肠出血,须发早白,神经衰弱,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收口,老人便秘。[1]

免疫调节作用

中国医学认为,正气虚是导致衰老的基本因素,也是老年病峰起的内在原因。白

首乌善于补益人体的精血,粗血足则正气盛,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的到来,试验表明,白首乌水可溶部分及其总甙具有保护免疫器官结构完整,调节和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白首乌磷脂可提高未梢血AEAE(+)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绝对数,对因环磷酰氨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其次,白首乌所含的维生素A、F、G、B、磷脂、微量硒、酮及其羟基化合物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它们可以降低血清、肝、脑、心肺等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防止动脉的粥样斑点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白首乌及其水可溶部分可明显地降低及样斑点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白首乌及其可溶部分可明显地降低及MAO-B活性,对调节单胺能系统对减少大脑的化学损害有一定的意义。[1]

治肿瘤作用

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一种严重疾患。

老年人由于免疫能力低下,而易患

癌症。白首乌总甙对EAC、S180、H22及鼻咽癌(CNF2)、肝癌(H7402)等癌株均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其中以H7402最为敏感。对体内移植性肿瘤、EAC、LEWIS肺癌及S180肉瘤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42%、38%、和69.9%,同时可延长动物存活时间及增强荷肿瘤动物的免疫功能。

在研究、试验中,学者、专家们还发现白首乌可明显地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而减轻其副作用,尤其是血引转换。[1]

促进毛发的作用

中国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乃肾之外候,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竭,与血气及肾精息息相关。白首乌既是常用的补血益精之药,又是养生防老的珍品,因而具有促进毛发生长作用。

实验证明,局部涂抹白首乌总磷脂可使家兔耳毛和毛孔的平均直径增加,分布曲线右移,群间距离缩小,毛纤维生长速度加快。专家们在进行白首乌有效成份单体分离时,发现一种新物质,命名为白首乌二苯酮。初步分析,白首乌二苯酮可能是首乌乌发功能的本质所在,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白首乌这一传统名贵珍品应用到医药、美容、食品等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大量实验数据。[1]

保护作用

白首乌总甙对乙酰苯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使受损动物肝

脏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的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总甙可以通过加强肝细胞代谢功能来改善机体缺氧状况,增强机体活力,总甙还可以抑制乙醇诱导或乙酰苯造成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对受损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白首乌的解酒护肝作用正源于此。[1]

降血脂作用

白首乌总甙及原生药粉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总甙剂量200MG/KG或原生药粉5g/kg时降脂作用更明显,其降脂途径可能与调节肝细胞内ATp酶(ATpase)、琥珀酯脱氧酶(SDH)、6-磷酸葡萄糖酶(G-6-pase)等酶的活性有关。白首乌总甙还有一定的降脂、促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1]

营养价值

一般营养成分

粗蛋白9.50粗脂肪2.95游离糖中的蔗糖12.55

白首乌

白首乌

葡萄糖0.55果糖0.53淀粉67.67

主要氨基酸含量%

缬氨酸0.17亮氨酸0.26异亮氨酸0.30苏氨酸0.18

苯丙氨酸0.34色氨酸0.08胱氨酸0.08酷氨酸0.33

甘氨酸0.19丝氨酸0.14组氨酸0.13丙氨酸0.22

谷氨酸0.25天门冬氨酸0.64脯氨酸0.31

赖氨酸0.25精氨酸2.23

主要维生素mg/kg

B0.752B0.213B28.300

pp854.680C0.260k4.760

A2.210E60.900D3.530

无机盐及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含量mg/kg

钾4272.00钠1676.00磷4122.00钙410.00

镁26.10铁16.20铜5.62锌10.50

锰3.97钴0.18钼0.28铬0.16

硒0.04镍0.54矾0.77锡0.79

锆0.05铂1.16[1]

化学成分

大根牛皮消含白薇素(Cynanchol),有强心甙反应。根所含的总甙水解得到3种C21甾体甙元,分别为加加明(gagamin)、告达亭(caudatin)、开德甙元(kidjolanin)和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

所含的C21甾甙有牛皮消甙A,B,C,(cynauricuosideA,B,C)和隔山消甙(wilfosides)C3N,C2N,C1G,KIN。另含白首乌二苯酮(baishouwubenxophenone)及磷脂类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和磷脂酰肌醇(pI,phos-phatidylinositol);并含淀粉44%。

食用指南编辑

【宜食】

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体质衰弱或久病体虚、老年人慢性便秘者适宜食用;肝肾不足之人须发早白、头昏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神经衰弱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

儿童,孕妇,生理期内女性。[3]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