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绒毛膜促性激素是啥

2025-05-26

211次浏览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由胎盘分泌的糖蛋白激素,主要用于妊娠诊断和监测,其异常变化可能提示妊娠相关疾病或肿瘤。

1、结构功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其中β亚基具有特异性。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妊娠早期黄体分泌孕酮,促进胚胎发育。在非妊娠状态下,男性睾丸和部分肿瘤组织也可能分泌微量hCG。

2、妊娠检测:

受精卵着床后7-10天即可在母体血液中检测到hCG,尿液检测通常需延迟1周。正常妊娠时hCG水平每48小时翻倍,峰值出现在孕8-10周,可达10万IU/L以上。异位妊娠时hCG上升缓慢,流产时则快速下降。

3、疾病提示:

异常升高的hCG可能提示葡萄胎、绒毛膜癌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男性hCG升高需警惕睾丸肿瘤。部分肺癌、乳腺癌等非滋养层肿瘤也可能产生异位hCG,但浓度通常低于1000IU/L。

4、临床应用:

除妊娠诊断外,hCG检测用于评估先兆流产风险、辅助诊断唐氏综合征筛查。在肿瘤领域,hCG可作为绒毛膜癌疗效监测指标,化疗后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失败或复发可能。

5、检测方法:

常见检测包括尿hCG试纸定性、血清hCG定量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能区分正常与异常妊娠,β-hCG测定特异性更高。检测需避开晨尿稀释时段,药物干扰可能造成假阳性。

备孕女性可通过规律监测基础体温结合hCG检测提高妊娠判断准确性。妊娠期异常阴道出血伴随hCG上升缓慢时需警惕异位妊娠。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应定期复查hCG,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瘤标志物波动。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在妇产科或肿瘤科医生指导下完善超声、病理等进一步检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