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隆起表面光滑可能由食管平滑肌瘤、食管息肉、食管囊肿、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憩室等原因引起。
1、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起源于食管平滑肌层。肿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吞咽不适或胸骨后隐痛。胃镜检查可见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完整无溃疡,超声内镜可明确肿瘤起源层次。
2、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多为炎性或增生性病变,常见于食管中下段。息肉表面覆盖正常黏膜,质地柔软,带蒂或广基生长。长期胃食管反流、慢性炎症刺激是主要诱因,多数体积较小,较大息肉可能引起吞咽梗阻感。内镜下表现为粉红色光滑隆起,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
3、食管囊肿:
食管囊肿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内含清亮黏液。囊肿多位于食管中段,内镜下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黏膜光滑完整,触之有波动感。患者通常无症状,偶在体检时发现,巨大囊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4、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在早期可表现为表面光滑的蓝色条索状隆起。曲张静脉走行与食管纵轴平行,压之褪色,多见于食管下段。患者常有肝硬化病史,需警惕破裂出血风险。内镜下可见黏膜下迂曲血管,表面无溃疡或糜烂。
5、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是食管壁局部向外膨出的囊袋状结构,Zenker憩室和膈上憩室常见。憩室开口处黏膜光滑,囊内可能残留食物残渣。小憩室多无症状,大憩室可引起反流、呛咳或颈部包块。钡餐检查可见造影剂充盈的囊状突起,内镜检查需注意避免穿孔。
发现食管隆起病变应完善胃镜、超声内镜或CT检查明确性质。日常需避免进食过硬、过热食物,戒烟限酒,控制胃酸反流。伴有吞咽困难、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较大病变或怀疑恶性可能时需考虑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病变变化,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