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期间选择口香糖或巧克力需根据提神需求、血糖稳定、咀嚼干扰等因素综合判断,咀嚼无糖口香糖可缓解焦虑,黑巧克力能短暂提升脑部供氧。
1、焦虑缓解:
咀嚼口香糖通过下颌运动刺激三叉神经,降低唾液皮质醇浓度约27%。无糖薄荷味口香糖可维持20-30分钟的警觉度提升效果,适合开考前10分钟咀嚼。需注意考场规则是否允许咀嚼行为,避免频繁吐泡泡等干扰动作。
2、血糖调控:
70%以上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含黄烷醇,能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使脑血管扩张15%-20%。单次摄入10g约提供200mg儿茶素,但牛奶巧克力升糖指数达49,可能引发30分钟后血糖波动。建议搭配杏仁等坚果延缓糖分吸收。
3、专注维持:
咀嚼动作本身消耗约11kcal/小时热量,可能分散部分注意力。巧克力中的苯乙胺需30-45分钟起效,考前1小时摄入5g效果最佳。有注意力缺陷倾向者更适合少量黑巧克力而非持续咀嚼。
4、口腔影响:
山梨糖醇口香糖过量可能引发渗透性腹泻,单次咀嚼不宜超过30分钟。巧克力残渣易黏附矫正器或龋齿窝洞,需备好矿泉水漱口。胃食管反流患者应避免薄荷味口香糖刺激贲门。
5、应急方案:
低血糖体质者可随身携带5g装黑巧克力与葡萄糖片,出现手抖、冷汗时立即含服。口香糖适合用于数学等需持续逻辑思维的科目,文科类考试更推荐提前补充巧克力。
考试当日早餐应包含慢碳与优质蛋白,如燕麦搭配鸡蛋。每90分钟补充200ml温水,避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考间休息可进行2分钟眼球转动操,配合指腹按摩太阳穴促进血液循环。有偏头痛病史者需备妥布洛芬等应急药物,巧克力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0g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