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肾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腰部隐痛、腹部包块、尿路感染、消化系统症状及肾功能异常。
1、腰部隐痛:
约60%患者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腰部钝痛,活动后加重。疼痛源于肾脏连接部纤维带牵拉或输尿管受压,可能伴随脊柱前凸姿势代偿。部分患者疼痛向肋脊角放射,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
2、腹部包块:
30%-40%病例可在脐周触及质硬包块,由融合的肾实质形成。包块通常无压痛,随呼吸移动度小,需与腹腔肿瘤鉴别。幼儿患者更易因腹壁薄弱被发现。
3、尿路感染:
由于输尿管高位开口及肾盂旋转不良,50%以上患者反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肾盂肾炎,伴有发热、脓尿。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致病菌。
4、消化系统症状:
异常肾脏压迫肠管可能导致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患者常见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与肾血管压迫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
5、肾功能异常:
约20%患者出现血肌酐升高,多因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晚期可能进展为高血压,与肾单位减少及肾素分泌异常相关。核素肾图显示分肾功能不对称。
马蹄肾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肾脏扭转。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0.8克/公斤体重。定期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检查,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可尝试瑜伽等舒缓运动改善腰部肌肉代偿性紧张,但需避免过度后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