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临床评估结合诊断,常用方法有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测、CT或MRI扫描、肝弹性检测及肝活检。
1、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筛查脂肪肝的首选方法,通过声波成像显示肝脏脂肪浸润程度。超声下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远场衰减,灵敏度约60%-80%。轻度脂肪肝可能仅显示肝区亮度轻微增高,中重度则伴随肝内血管模糊。超声无创、成本低,但无法量化脂肪含量,对肥胖患者检出率可能下降。
2、肝功能检测:
血液检查中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γ-GT和碱性磷酸酶异常可能反映胆汁淤积。约30%-50%脂肪肝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通常<2倍上限,但肝功能正常不能排除脂肪肝。常联合检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标如HOMA-IR评估代谢异常。
3、CT/MRI扫描:
CT通过肝脏密度降低HU值<40判断脂肪沉积,MRI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可精准量化脂肪含量。CT平扫中肝脏/脾脏密度比值<1.0有诊断意义,MRI-PDFF≥5%即提示脂肪变性。这两种方法对轻度脂肪肝敏感度高于超声,但费用较高且CT存在辐射。
4、肝弹性检测:
瞬时弹性成像如FibroScan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同步评估纤维化与脂肪变。CAP≥238dB/m提示脂肪肝,可区分轻度238-259、中度260-290和重度≥291。该技术无创、可重复,但受肋间隙狭窄、腹水等因素影响。
5、肝活检: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明确脂肪变程度5%-33%为轻度,34%-66%为中度,>66%为重度及是否合并炎症、纤维化。活检通过经皮穿刺获取肝组织,存在出血、疼痛等风险,通常用于疑似进展性肝病或病因不明者。
确诊脂肪肝后需改善生活方式,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鱼类、坚果,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肝脏影像变化,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压。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戒酒对酒精性脂肪肝至关重要。若出现持续转氨酶升高或纤维化进展,需肝病专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