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可通过足弓观察、步态分析、疼痛评估、足印测试、专业检查等方式判断。
赤脚站立时观察足内侧是否有明显弓形凹陷。正常足弓在非承重状态下可见弧形曲线,扁平足则呈现内侧纵弓塌陷,舟骨结节突出。尝试用食指从足底内侧插入,正常足弓可容纳一指高度,扁平足者间隙消失或显著变窄。
行走时注意足部着地方式,扁平足者常出现足部过度内旋,鞋底内侧磨损严重。可在地面铺撒滑石粉后行走,观察遗留足迹,正常足印显示前掌、后跟及外侧缘连接,扁平足足迹内侧缘连续且宽大。
长期站立后出现足底内侧、踝关节内侧或小腿肌肉酸痛需警惕。疼痛可能与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有关,严重者可伴随足部肿胀。晨起下地时足弓疼痛加剧,活动后稍缓解是典型表现。
将足底浸水后踩在干燥纸板上,测量足印中心狭窄处宽度与最宽处宽度比值。正常足弓比值小于1:2,柔性扁平足比值接近1:1,僵硬性扁平足足印呈现完整足底轮廓。此方法适合家庭初步筛查。
骨科医生通过足部X光测量跟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等参数。足踝MRI可评估胫后肌腱完整性,三维步态分析能量化足部压力分布。专业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每日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小腿三头肌锻炼,选择足弓支撑鞋垫。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避免长期穿平底鞋或高跟鞋。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指数,疼痛持续需及时就医进行矫形器定制或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