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出血可能由激素波动、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但肾上腺仍分泌少量雌激素,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轻微增生出血。这种出血量少且短暂,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变薄、血管暴露,易发生接触性出血。临床表现为点滴状出血,可通过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症状。
激素刺激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血性分泌物。确诊需宫腔镜检查,治疗采用息肉切除术。
绝经后未萎缩的肌瘤可能压迫子宫内膜导致出血,常伴有下腹坠胀感。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情况选择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长期无对抗性雌激素刺激是主要危险因素,典型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伴排液。诊断依赖分段诊刮,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
绝经后出血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类等植物雌激素摄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监测。出现持续出血、大量出血或伴随消瘦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和骨密度检测,维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