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是男性生殖系统中发生在睾丸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隐睾症、家族遗传、睾丸发育异常、接触化学致癌物、既往睾丸肿瘤病史等因素有关。
1、隐睾症:
隐睾症患者睾丸未降至阴囊,长期处于腹腔或腹股沟高温环境,导致细胞异常增殖风险增加。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成年后仍需监测睾丸健康状况。
2、家族遗传:
有睾丸癌家族史的男性患病风险增高2-4倍,可能与BRCA基因突变相关。建议直系亲属中有病例者从15岁起每年进行睾丸自检,重点关注无痛性肿块变化。
3、睾丸发育异常:
克氏综合征等性染色体异常疾病会导致睾丸萎缩或结构异常,这类患者从青春期开始应每半年接受专科检查。睾丸微小钙化灶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4、化学致癌物:
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等环境毒素会损伤睾丸生精上皮细胞DNA。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防护,出现睾丸坠胀感应及时排查。
5、既往肿瘤史:
曾患睾丸癌的对侧睾丸有12%-15%复发风险,治疗后需终身随访。复发肿瘤多出现在术后5年内,监测肿瘤标志物AFP和HCG至关重要。
日常需避免睾丸部位高温刺激,选择透气内裤减少局部摩擦。饮食注意补充硒元素和维生素E,适量食用牡蛎、巴西坚果等含锌食物。出现睾丸无痛性肿大、质地变硬或沉重感时,应立即就诊泌尿外科进行阴囊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睾丸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