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可通过铝碳酸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饮食不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1、抗酸药物:
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适用于烧心或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复方氢氧化铝片通过快速中和胃酸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矿物质吸收。碳酸氢钠起效迅速,但可能引起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多。
2、抑酸药物:
雷尼替丁作为H2受体阻滞剂,能减少60%-70%的胃酸分泌,适合夜间疼痛加重者。法莫替丁作用更强效持久,对胃黏膜修复有促进作用。这类药物需避免与抗酸剂同时服用,建议间隔2小时。
3、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通过不可逆阻断质子泵,抑制90%以上的胃酸分泌,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胃痛。埃索美拉唑代谢稳定性更好,尤其适合反流性食管炎伴发的疼痛。此类药物建议晨起空腹服用,疗程不超过8周。
4、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需嚼碎后温水送服。胶体果胶铋能杀灭幽门螺杆菌,服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这类药物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5、解痉止痛药:
山莨菪碱可缓解胃痉挛性疼痛,但青光眼患者禁用。颠茄片能抑制胃肠平滑肌过度收缩,服用后可能出现口干等副作用。剧烈疼痛持续不缓解需排除胃穿孔等急腹症。
胃疼期间建议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可缓解胃寒疼痛,餐后1小时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消化。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避免自行联合多种胃药。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进行四联疗法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