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可通过枸橼酸氢钾钠、别嘌呤醇、坦索罗辛等药物辅助治疗。膀胱结石通常由尿液浓缩、尿路感染、代谢异常、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因素引起。
1、尿液调节剂:
枸橼酸氢钾钠通过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适用于尿酸成分结石患者。服药期间需监测尿pH值维持在6.2-6.8范围,避免与含铝抗酸剂同服。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2、尿酸抑制剂:
别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适用于高尿酸血症继发结石。需注意该药可能引发皮疹等过敏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建议联合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以上。
3、α受体阻滞剂:
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促进直径<10mm的结石排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和逆行射精,禁用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用药期间建议配合跳跃运动辅助排石。
4、感染控制药物:
磷酸铵镁结石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治疗前应进行尿培养药敏试验,疗程通常持续2周。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等基础疾病。
5、镇痛解痉药物:
双氯芬酸钠栓剂可用于缓解肾绞痛急性发作,布洛芬口服可减轻炎症反应。严重疼痛需肌注哌替啶,但需注意成瘾性。解痉药物山莨菪碱能缓解输尿管痉挛。
每日保持2000-3000ml水分摄入,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复发。适度进行跳绳、爬楼梯等纵向运动促进微小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绞痛。定期超声复查监测结石变化,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或结石直径>2cm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