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阴道检查的时机需根据妊娠阶段和临床需求确定,常规检查集中在孕早期建档、孕中期筛查及分娩前评估三个阶段。孕12周前确认胚胎发育、孕20-24周排查宫颈机能不全、孕37周后评估分娩条件构成主要时间节点。
功能主治:由真菌通常是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症;由酵母菌引起的感染性白带;以及由凯妮汀敏感菌引起的双重感染。
用法用量:阴道用药。睡前1片,1片即为一疗程。用或不用投药器将药片置于阴道深处。一般用药1...
1、孕早期检查:妊娠6-8周首次阴道检查确认宫内妊娠,通过窥阴器观察阴道黏膜色泽、分泌物性状,双合诊评估子宫大小与孕周匹配度。存在异常出血或腹痛症状时需立即检查排除宫外孕,既往流产史者需提前评估宫颈长度。
2、建档全面评估:孕12周建档时系统检查阴道pH值、清洁度,采集白带常规筛查念珠菌、滴虫等感染。妊娠合并阴道炎表现为豆渣样分泌物伴外阴瘙痒,需在孕14周前完成治疗避免上行感染。
3、中期宫颈筛查:孕20-24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宫颈管短于25mm提示早产风险。有晚期流产史者需每两周监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此阶段同时进行GBSB族链球菌采样培养。
4、足月分娩评估:孕37周后通过bishop评分判断分娩条件,检查包括宫颈消退度、宫口扩张度、胎头位置。初产妇宫口未开时避免频繁指检,经产妇见红后需立即评估是否临产。
5、异常情况检查:妊娠期出现阴道流血、流液或规律宫缩需随时检查,孕28周前流血需鉴别宫颈息肉、前置胎盘,孕晚期破水需用pH试纸确认羊水渗漏。胎膜早破者禁止阴道指检以防感染。
孕期阴道检查后建议24小时内避免盆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保持外阴干燥。日常可用温水清洗外阴,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需复查白带常规。妊娠期抵抗力下降需每月监测阴道微生态,GBS阳性者分娩时需静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合理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阴道菌群平衡,凯妮汀克霉唑阴道片可用于妊娠期念珠菌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