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中医怎么治疗瘙痒症

2025-11-03

2221次浏览

中医治疗瘙痒症主要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法、针灸、拔罐、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瘙痒症在中医理论中多与风邪、湿热、血虚等因素相关,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针对风热型瘙痒常用消风散加减,含荆芥、防风等疏风止痒药物;湿热型选用龙胆泻肝汤,含龙胆草、黄芩等清热利湿成分;血虚风燥型以当归饮子为主方,配合熟地黄、白芍养血润燥。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2、外治法

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煎汤外洗可缓解局部瘙痒;青黛散、三黄粉等中药粉剂外扑适用于渗出性皮损;紫草油、黄连膏等油膏制剂对干燥性瘙痒有效。皮肤破损处需谨慎使用刺激性药物。

3、针灸疗法

常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疏风清热,配合大椎、肺俞调节卫表;耳针选取神门、肺区等部位点刺;梅花针叩刺局部可改善血虚风燥型瘙痒。体质虚弱者需控制刺激强度。

4、拔罐疗法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有助于祛风除湿,局部闪罐适用于局限性瘙痒,刺络拔罐对血瘀型瘙痒效果显著。皮肤敏感者应缩短留罐时间,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5、饮食调理

风热型食绿豆、冬瓜等清热食物;湿热型推荐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血虚型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枸杞等滋补之品。食海鲜、辛辣等发物,避免饮酒加重瘙痒。

中医治疗需坚持辨证论治原则,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慢性期注重扶正固本。治疗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烫,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控制室内温湿度。若瘙痒持续加重或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中西医结合诊治。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调节气血,避免情绪紧张诱发或加重症状。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