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周期改变、下腹隐痛、排尿不适、性交疼痛、非经期出血、盆腔压迫感、不明原因消瘦及下肢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主要与HPV持续感染、免疫抑制、多产、长期口服避孕药及吸烟等因素相关。
1、接触性出血:
早期宫颈癌最典型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的阴道点滴出血,出血量少且可自行停止。宫颈上皮内瘤变导致组织脆性增加,轻微摩擦即引发表浅血管破裂。建议出现此症状时及时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活检。
2、异常分泌物:
白带量增多伴腥臭味或血性分泌物是常见早期信号。癌组织坏死合并感染时,分泌物可呈淘米水样或脓血性。需与细菌性阴道病鉴别,持续两周以上异常分泌物应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
3、月经周期改变: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绝经后出血可能提示宫颈病变。肿瘤侵犯子宫血管或影响凝血功能时可导致月经异常。35岁以上女性出现不规则出血需排除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双重可能。
4、下腹隐痛:
肿瘤浸润宫颈间质或合并盆腔炎症时,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疼痛多位于耻骨上区,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早期疼痛程度较轻,易被误认为经前综合征或肠易激惹症状。
5、排尿不适:
肿瘤向前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需与泌尿系感染鉴别,特征是无菌性脓尿且抗生素治疗无效。晚期可能出现输尿管梗阻,但早期仅表现为轻微排尿不适感。
定期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关键,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戒烟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时,应及时至妇科门诊完善阴道镜和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