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拔完牙后吃哪些药

2025-05-26

157次浏览

拔牙后通常需服用抗生素、止痛药和消肿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口腔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布洛芬和地塞米松,主要用于预防感染、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角膜移植、翳状胬肉手术后等的治疗。

用法用量:滴眼,每次2-3滴,每日4次。

1、抗生素:

拔牙后可能发生细菌感染,医生常开具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克林霉素。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口腔常见致病菌繁殖,降低创口感染风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代。用药期间需避免饮酒,并完成全程治疗以防耐药性产生。

2、止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是缓解术后疼痛的首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达到镇痛效果,同时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严重疼痛可能需要可待因复合制剂,但需警惕成瘾性。服药期间应避免空腹服用以防胃肠道刺激。

3、消肿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有效控制术后组织水肿。该药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通常短期使用3天以内。糖尿病患者使用需密切监测血糖,长期服用可能抑制肾上腺功能。

4、漱口药物:

氯己定含漱液能维持口腔清洁,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术后24小时后开始使用,每日3-4次可降低感染概率。含漱时避免用力漱口以防血凝块脱落,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以防口腔菌群失调。

5、促愈合药物: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牙槽窝上皮化。这类生物制剂通过刺激细胞增殖加速创面修复,使用时需严格保持创面清洁。传统中成药如云南白药也可辅助止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与西药配合使用。

拔牙后除规范用药外,24小时内应避免刷牙漱口、吸烟和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牛奶、冰淇淋,避免过热或辛辣刺激。术后3天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保持充足睡眠和口腔卫生,通常7-10天创口可基本愈合,复杂拔牙病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