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痛可通过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妇科检查、膀胱镜等项目排查病因。尿痛可能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阴道炎、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频、下腹坠胀、血尿、尿急等症状。
尿常规是筛查尿路感染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常超过5个/HP,部分患者可见镜下血尿。检查前需留取清洁中段尿,避开月经期以防止标本污染。
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对反复尿路感染或治疗无效者尤为重要。大肠埃希菌是常见致病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药敏试验可指导抗生素选择,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留取标本前应清洁外阴,2小时内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超声可发现泌尿系结石、膀胱占位等器质性病变。肾结石患者多伴有患侧腰部绞痛,膀胱结石可能引发排尿中断现象。检查需憋尿使膀胱充盈,直径超过3mm的结石通常可被检出。对于疑似肿瘤者,超声能初步评估病变位置及血流信号。
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可能通过尿道刺激引发尿痛。医生会观察外阴分泌物性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细菌性阴道病可见线索细胞,念珠菌感染检出假菌丝,滴虫性阴道炎发现活动滴虫。合并外阴瘙痒者需排除阴道炎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
顽固性尿痛患者需考虑膀胱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膀胱黏膜是否充血、溃疡或占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容量减小,黏膜出现特征性肾小球样出血点。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
日常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以上,避免憋尿习惯。可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适量补充维生素C酸化尿液。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症状需立即就医,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雌激素治疗改善尿道黏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