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可通过呋塞米、螺内酯、人血白蛋白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腹腔感染等因素引起。
呋塞米与螺内酯联用是基础用药方案,呋塞米促进钠水排泄,螺内酯拮抗醛固酮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发生。每日体重下降不宜超过0.5kg,避免过度利尿诱发肝性脑病。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每次10-20g,每周2-3次。白蛋白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强利尿效果。输注后配合利尿剂可显著减少腹水,需警惕过敏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用头孢噻肟、莫西沙星等抗生素。腹水多形核白细胞计数>250/mm³时需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7-10天,同时进行腹水细菌培养指导精准用药。
特利加压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顽固性腹水。奥曲肽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内脏血流。这类药物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注意血压和心率变化。
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时可行治疗性腹腔穿刺,单次放腹水不超过5L。引流后补充白蛋白防止循环功能障碍。反复穿刺需考虑TIPS手术,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降低门脉压力。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严格限钠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2g以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发热、腹痛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警惕感染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