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通过观察皮损特征、伴随症状、病程特点、诱发因素及鉴别诊断进行判断。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慢性期出现皮肤增厚、脱屑。
1、皮损特征:湿疹急性期呈现边界不清的红斑、密集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渗出;亚急性期渗出减少,出现结痂脱屑;慢性期皮肤苔藓化、色素沉着。婴幼儿多发生在面颊部,成人常见于四肢屈侧。
2、瘙痒特点:瘙痒呈阵发性加剧,夜间尤为明显,温热环境或精神紧张时加重。搔抓后可能出现抓痕、血痂,但无疼痛感,此特点可与接触性皮炎鉴别。
3、病程规律:皮损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冬季干燥季节易加重,夏季可能自行缓解,但遇汗液刺激可能复发,此消彼长是典型特征。
4、诱发因素:常见诱因包括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过敏原接触如镍制品、尘螨、刺激性物质洗涤剂、精神压力等。50%患者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家族史。
5、鉴别诊断:需排除银屑病蜡滴现象、薄膜现象、体癣环形皮损、真菌阳性、脂溢性皮炎油腻性鳞屑等疾病。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或病理活检。
日常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皂基清洁剂。穿着纯棉衣物,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饮食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可尝试低组胺饮食。急性期冷敷可缓解瘙痒,慢性期需坚持使用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合并感染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