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可通过解痉药、止泻药、益生菌、抗抑郁药、促动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该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食物不耐受、胃肠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1、解痉药:匹维溴铵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肠道平滑肌钙通道缓解痉挛性腹痛;马来酸曲美布汀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奥替溴铵适用于腹泻型患者。这类药物能改善肠道异常收缩,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2、止泻药: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蠕动延长食物通过时间;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地芬诺酯适用于急性发作期。需注意便秘型患者禁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依赖性便秘。
3、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酪酸梭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布拉氏酵母菌对抗病原微生物。建议选择含菌量≥10^8CFU的制剂,需持续服用4-8周。
4、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通过调节5-HT水平降低内脏敏感性;帕罗西汀改善焦虑相关症状;氟西汀适用于合并抑郁患者。小剂量起始可减少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疗程不少于3个月。
5、促动力药:莫沙必利增强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伊托必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普芦卡必利针对慢性便秘有效。建议早餐前30分钟服用,避免与抗胆碱药联用。
日常饮食建议采用低FODMAP饮食,限制豆类、乳制品等产气食物;规律进行步行、瑜伽等适度运动;建立排便习惯训练,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体重下降、血便等警报症状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