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长短、病因机制、症状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转归五个方面。
1、病程差异:急性支气管炎病程通常短于3周,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定义为每年咳嗽咳痰持续3个月以上且连续2年,与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相关。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慢性期需长期管理。
2、病因机制:急性发作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有关;慢性病变主要源于气道长期炎症损伤,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相关。前者需抗感染治疗,后者需要戒烟及支气管扩张剂干预。
3、症状特征:急性期常见突发咳嗽伴黄痰、低热;慢性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咳痰、活动后气促,冬季加重。急性症状可用镇咳药缓解,慢性患者需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
4、治疗策略:急性期采用右美沙芬、氨溴索等药物对症处理;慢性期需规律使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等支气管扩张剂。两者均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急性期宜进食百合粥等润肺食物。
5、预后转归:急性支气管炎多数可痊愈;慢性患者易进展为肺气肿或肺心病,需每半年进行胸部CT随访。慢性患者建议练习腹式呼吸,急性恢复期可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
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湿度40%-60%,慢性患者应接种肺炎疫苗。急性期饮食宜清淡,慢性患者需增加蛋白质摄入;两者均推荐八段锦等柔缓运动改善肺功能,但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运动。出现咯血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