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通常由病原体感染、机械性损伤等因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外观,急性宫颈炎可见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覆盖;慢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纳氏囊肿或息肉。双合诊检查可评估宫颈举痛及子宫附件区压痛情况。
2、分泌物检测:
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10个/高倍视野提示炎症。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线索细胞检查有助于鉴别混合感染。淋病奈瑟菌培养或PCR检测可明确特异性病原体。
3、病原体筛查: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高危型HPV检测可评估病毒载量,HPV16/18型阳性需结合TCT结果判断是否合并癌前病变。
4、细胞学检查: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能发现炎症背景下的异常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病变建议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醋酸白试验识别转化区边界,碘试验判断病变范围。
5、影像学评估: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测量宫颈管宽度,排除盆腔脓肿等并发症。MRI对深部浸润型宫颈炎有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宫颈基质水肿带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
日常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慢性期同房需使用避孕套。每周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增加酸奶、纳豆等益生菌摄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持续盆腔疼痛应及时复查阴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