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戴牙冠的十大伤害

2025-05-22

208次浏览

戴牙冠可能出现牙龈炎症、牙齿敏感、咬合不适、继发龋齿、牙髓损伤等常见问题,多数与操作技术或后期维护有关。主要风险包括基牙预备损伤、边缘密合度不足、邻接关系异常、生物相容性反应及咬合干扰。

1、牙龈炎症:

牙冠边缘刺激牙龈组织可能引发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常见于冠体边缘未完全覆盖预备体、抛光不足或粘接剂残留等情况。需定期牙周维护,严重者需拆除冠体重新修复。

2、牙齿敏感:

基牙预备时牙本质暴露可能导致冷热刺激敏感,通常2-4周自行缓解。持久敏感需排查是否存在粘接剂渗漏或微渗漏,必要时使用脱敏剂或更换修复体。

3、咬合不适:

修复体咬合高点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或咀嚼肌疲劳。通过咬合纸检查调磨可改善,复杂病例需配合咬合板治疗。早期调改可避免长期咬合创伤。

4、继发龋齿:

冠体边缘微渗漏易致细菌积聚,尤其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X线片可发现隐蔽性龋坏,预防需加强邻面清洁并使用含氟漱口水。发现龋坏需及时去腐充填。

5、牙髓损伤:

深龋预备或高速车针产热可能引起可复性牙髓炎,表现为自发痛或夜间痛。活髓保存治疗失败时需根管治疗,术前CBCT评估牙髓状态可降低风险。

建议选择二氧化锆等生物相容性材料,避免过薄修复体设计。日常使用牙线清理冠体邻面,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及X线评估。出现持续疼痛、牙龈增生或修复体松动时需及时复诊。金属过敏体质者应提前进行材料测试,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降低感染风险。正确的口腔维护可使牙冠使用寿命延长至10年以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