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在医学上是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缩写,是红细胞内负责运输氧气的重要蛋白质。
1、血红蛋白功能: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主要功能是在肺部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至全身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排出。其含铁特性使血液呈现红色,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2、临床检测意义:
血常规检查中的HB值是评估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的核心指标。数值降低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数值升高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缺氧等情况。检测时需结合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综合判断。
3、异常相关疾病:
血红蛋白异常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慢性肾病、肿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需通过铁代谢检查、骨髓穿刺等进一步确诊。
4、影响因素:
生理性波动见于高原居民、孕妇等群体。病理性降低常见于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镰刀型贫血会引发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5、干预措施:
轻度异常可通过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改善,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中重度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必要时输注红细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需放血疗法或羟基脲等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对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普通人群每年进行血常规检查,高危群体如孕妇、老年人可缩短至每3-6个月检测。日常饮食中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出现持续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除消化道肿瘤等潜在疾病。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重度贫血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