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痛片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常见适应症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等。其主要成分通常为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咖啡因等复合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中枢镇痛作用发挥作用。
1、头痛:
去痛片对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发作期有缓解作用。头痛可能与血管扩张、肌肉紧张或炎症反应有关,药物中的对乙酰氨基酚能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咖啡因可收缩脑血管。但反复头痛需排查高血压、颅内病变等病因,连续服用不超过3天。
2、牙痛:
适用于龋齿、牙髓炎等导致的急性牙痛暂时缓解。氨基比林成分具有抗炎效果,可减轻牙周组织肿胀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但牙痛多需根管治疗等专业处置,药物仅作为应急措施。
3、肌肉关节痛:
对运动损伤、骨关节炎引起的肌肉酸痛和关节肿胀疼痛有效。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致痛物质产生,适合短期用于扭伤、劳损等情况。慢性关节病变需结合物理治疗和疾病修饰药物。
4、痛经:
可缓解原发性痛经的子宫痉挛性疼痛。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子宫强烈收缩是主要机制,对乙酰氨基酚能降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水平。合并器质性病变的继发性痛经需治疗原发病。
5、术后疼痛:
小型门诊手术后轻度疼痛可短期使用。复合成分协同作用比单一成分镇痛效果更强,但重大手术后中重度疼痛需阶梯化使用阿片类药物。
使用去痛片期间应避免饮酒及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风险,建议疼痛持续超过5天或加重时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热敷、适度运动、调节作息等方式辅助缓解慢性疼痛,重大创伤或突发剧烈疼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