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骨盆截肢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假肢适配、心理调适、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主要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清洁、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和社会适应。
1、伤口护理:
术后初期需保持残端敷料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渗液或红肿。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若发现伤口裂开、流脓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拆线前禁止盆浴,淋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残端愈合后每日按摩可减轻瘢痕粘连。
2、假肢适配:
术后6-8周残端塑形稳定后可开始假肢评估。接受腔需精确匹配残端形状,初期每天佩戴不超过2小时逐步适应。假肢行走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重心转移训练,配合助行器使用。定期调整接受腔压力分布,避免皮肤磨损或血液循环障碍。
3、心理干预:
截肢后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体像障碍,建议加入病友互助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负面情绪,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性语言。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幻肢痛焦虑,必要时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4、疼痛控制:
幻肢痛发生率约60-80%,可采用镜像疗法联合加巴喷丁等药物。残端神经痛需排除神经瘤可能,超声波治疗可缓解局部粘连。避免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物理治疗如经皮电刺激效果显著。
5、并发症预防:
每月测量残端周长变化防止肌肉萎缩,坐位时用特制坐垫分散压力。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预防感染,吸烟者必须戒烟改善微循环。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半骨盆截肢后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日不少于1.5g/kg体重,选择鱼肉、豆制品等易消化来源。维生素C和锌可促进伤口愈合,多吃猕猴桃、牡蛎等食物。康复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和核心肌群锻炼,游泳和轮椅篮球是推荐运动。建议每3个月复查残端状态,假肢每2年需专业调整。社会适应方面可申请无障碍设施改造,保持正常社交活动有助于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