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通常在孕中期或孕晚期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最早可在妊娠12周后通过专业影像学检查初步识别。
1、胎盘植入的早期筛查:
妊娠12周后,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到胎盘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胎盘内血流异常等特征。对于有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医生可能建议在孕16-20周进行针对性超声评估,此时胎盘形态学改变更明显,如胎盘基底板缺失、子宫肌层变薄等典型表现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2、中晚期诊断要点:
孕20周后,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显示胎盘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对判断植入类型粘连型、植入型、穿透型具有重要价值。超声联合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特征包括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子宫浆膜层隆起等。孕28周后若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子宫轮廓异常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胎盘植入可能。
确诊胎盘植入后,孕妇需严格控制活动量,避免腹部受压,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饮食上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深色蔬菜,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但需限制脂肪摄入以防体重增长过快。建议选择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日不超过30分钟,出现宫缩或出血需立即卧床休息。分娩方案需由多学科团队根据植入程度制定,原则上推荐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计划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