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耳朵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神经性疼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镇痛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或频繁掏耳。患者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伴随黄色分泌物渗出。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避免抓挠刺激。
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多发。症状包括耳闷胀感、听力下降,急性期可能出现搏动性疼痛。治疗需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配合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若鼓室积液持续需考虑鼓膜穿刺术。
耳廓撕裂伤或鼓膜穿孔可引发剧烈疼痛,多由外力撞击、气压伤或异物插入导致。表现为出血、耳鸣或眩晕。需立即停止掏耳等行为,小穿孔通常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外伤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关节盘移位或肌肉痉挛可放射至耳部,与长期单侧咀嚼、磨牙有关。疼痛在张口时加重,伴随关节弹响。建议采用热敷、软食饮食,口服布洛芬缓解炎症,严重者需进行咬合板治疗或关节腔注射。
三叉神经痛或舌咽神经痛可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耳痛,触发点常在咀嚼或说话时被激活。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药物可抑制神经异常放电,顽固性疼痛需考虑微血管减压术或神经阻滞治疗。
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高空飞行等可能加重耳压的行为,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锌含量高的牡蛎,适度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严重感染或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