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导致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热蒸汽吸入、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鼻窦结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环境干燥等因素引起。
生理盐水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少黏膜水肿。使用医用洗鼻器配合0.9%氯化钠溶液,每日2-3次。鼻腔喷雾如海盐水喷雾可随身携带使用,适合儿童及敏感人群。
热蒸汽吸入可扩张鼻腔血管,促进黏液排出。将45℃热水倒入面盆,加入薄荷精油或桉树油,用毛巾覆盖头部深呼吸10分钟。夜间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避免黏膜干燥。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阻断过敏反应,缓解打喷嚏和流涕。鼻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喷雾、糠酸莫米松喷雾,需连续使用1-2周见效。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喷雾使用不超过3天。
过敏性鼻炎可能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痒、阵发喷嚏等症状。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套,花粉季节关闭门窗。慢性鼻炎可能与鼻中隔偏曲有关,需鼻内镜评估是否需矫正手术。
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通过缩小肥大鼻甲改善通气,恢复期约1周。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结构性阻塞,需全麻下进行。术后需配合鼻腔填塞止血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日常饮食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甜椒,Omega-3脂肪酸丰富的深海鱼可减轻炎症。鼻腔按摩迎香穴每日3次,每次5分钟。长期鼻塞伴头痛、嗅觉减退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息肉或肿瘤。有氧运动如游泳可增强鼻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