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可通过保持卫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行为、及时就医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饮水不足、性生活不洁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需更频繁更换卫生巾。避免盆浴或公共浴池,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可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增加酸奶、纳豆等含益生菌食物,减少辣椒、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但避免过量引发尿酸盐结晶。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愈后需使用避孕套降低复发风险。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或久坐压迫尿道,游泳后立即排尿冲洗。不要憋尿超过3小时,排尿时彻底排空膀胱残余尿。
细菌性尿道炎可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或头孢克肟,真菌感染需用氟康唑。伴有尿痛时可短期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发热或腰痛者需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
完成疗程后3天复查尿常规,持续菌尿需做尿培养+药敏。每年发作超过3次者需排查糖尿病或泌尿畸形。绝经后患者可考虑局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萎缩,反复感染者建议接种大肠杆菌疫苗。
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排尿后热敷下腹缓解不适。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夜间排尿1-2次预防尿液浓缩。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旅行时携带备用抗生素。出现血尿、发热或背部疼痛需急诊处理,妊娠期患者禁用喹诺酮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