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外用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等方式治疗。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与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慢性疾病、精神压力、创伤等因素有关。
1、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早期用药效果更佳,建议皮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治疗。这类药物需遵医嘱使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疼痛管理: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神经痛专用药物可缓解灼痛感。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适用于轻中度疼痛。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需考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需要联合三环类抗抑郁药。
3、神经修复:甲钴胺、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加重神经炎症,适量补充有助于改善麻木刺痛感。联合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效果更佳。
4、局部处理: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阿昔洛韦乳膏直接抑制局部病毒。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利多卡因凝胶镇痛。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5、免疫调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适用于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带状疱疹急性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推荐鱼肉、鸡蛋、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温和伸展运动,疼痛区域避免摩擦。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皮疹结痂前避免公共泳池。高龄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排尿困难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