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高原反应、情绪紧张,以及病理性因素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肺炎、肺栓塞等引起。
1、剧烈运动:高强度运动时肌肉需氧量骤增,可能超出心肺代偿能力,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停止运动后症状通常自行缓解,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并控制强度。
2、高原反应:海拔超过2500米时大气氧分压降低,机体出现代偿性呼吸加深加快。吸氧可快速缓解症状,进入高原前需阶梯式适应,避免剧烈活动。
3、情绪紧张:焦虑发作时自主神经紊乱导致过度换气,伴随手脚麻木、头晕。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打断恶性循环。
4、哮喘:可能与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喘鸣、咳嗽。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孟鲁司特等药物可控制发作,需避免冷空气刺激。
5、心力衰竭:常与高血压、冠心病有关,典型症状为平卧呼吸困难伴下肢水肿。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心功能,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至3g以内。
日常可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吸气2秒-缩唇呼气4秒增强膈肌力量,每周3次游泳或快走锻炼肺活量。突发严重呼吸困难伴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排除气胸、急性肺水肿等危重症。长期吸烟者应进行肺功能筛查,居家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粉尘刺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