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治疗,同时需伴侣同治并加强个人卫生管理。该病主要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表现为外阴瘙痒、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等症状。
1、药物治疗:
硝基咪唑类药物是首选,口服甲硝唑能有效杀灭阴道毛滴虫,替硝唑作为替代药物具有相似疗效。局部用药可选择甲硝唑阴道栓,但单纯局部治疗效果有限。用药期间需避免饮酒,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完成疗程后建议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
2、伴侣同治:
性伴侣需同步接受治疗以避免重复感染,即使无症状也应服用相同疗程的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推荐使用避孕套阻断传播途径。该病属于性传播感染,单方面治疗会导致反复发作。
3、卫生管理:
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避免穿紧身化纤衣物。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菌群污染。月经期需更频繁更换卫生巾,游泳后及时清洗外阴。滴虫在潮湿环境中易存活,保持外阴干燥可抑制病原体繁殖。
4、环境消毒:
浴巾、床单等贴身物品应60℃以上高温清洗,坐浴盆使用前后需消毒。公共场合避免使用非一次性坐垫,马桶圈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滴虫在体外可存活数小时,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播。
5、饮食调节:
治疗期间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建议增加新鲜蔬果和全谷物摄入。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滴虫生长,但饮食调节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易在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建议规律作息并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白带常规,妊娠期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过度阴道冲洗破坏微生态平衡,出现外阴灼痛或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就诊。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