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补钙不能完全治好骨质疏松,但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慢性疾病,单纯补钙无法逆转已形成的骨质流失。
一、补钙对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可维持骨代谢平衡。补钙能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降低骨吸收速率。临床数据显示,规律补钙可使老年女性髋部骨折风险降低12%-20%。
二、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需钙剂与维生素D联用,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吸收。药物干预包括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RANK配体抑制剂地诺单抗等抗骨吸收药物,以及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剂。严重脊柱压缩骨折可考虑椎体成形术。
三、补钙注意事项:
碳酸钙需餐后服用,枸橼酸钙不受胃酸影响。过量补钙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血钙浓度需维持在2.1-2.5mmol/L。合并肾功不全者应监测血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先控制原发病。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阳光照射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饮食多选择乳制品、豆腐、深绿色蔬菜,限制咖啡因及高盐食品。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等绊脚物,浴室安装防滑垫,每年通过骨密度检测评估疗效。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对骨骼健康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