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不着可通过调整作息习惯、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治疗。睡眠障碍通常由昼夜节律紊乱、环境干扰、心理压力、饮食刺激、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1、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避免周末补觉打乱节律。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清晨接触阳光可促进夜间褪黑素分泌。
2、优化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枕头,定期更换床品。必要时使用白噪音机掩盖环境杂音。
3、心理调适:睡前1小时进行正念冥想或腹式呼吸练习。写烦恼日记释放压力,避免在床上思考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对失眠的焦虑情绪。
4、饮食调节:晚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睡前3小时不进食。限制咖啡因摄入,午后不喝咖啡浓茶。温牛奶、小米粥含色氨酸助眠,少量坚果补充镁元素。
5、适度活动:下午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可放松身心。白天保持足够活动量消耗体能。
建立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需要长期坚持,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培养条件反射式的入睡仪式感。持续失眠超过一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障碍时,需到睡眠专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